当前位置:首页>车讯>分析评论>处理骗补之外 做不到这些新能源汽车行业仍旧危险

处理骗补之外 做不到这些新能源汽车行业仍旧危险

收藏 评论 时间:2016-07-22 17:04 作者:涂彦平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新能源汽车管理问题

  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建立了以1994版和2004版的汽车产业政策为标志的一套管理办法。但这套管理体系还停留在对传统汽车产业的理解上,在新的产业变革环境下已经不再适用。

  汽车行业管理体系中存在以下五类问题:

  第一,部分管理环节重视不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晓明认为我国在行业管理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重事前管理,轻事中和事后管理。政府主要对产品、投资和建厂等准入环节进行管理,对生产制造和销售环节重视不够;二是重产业管理,轻社会和市场管理。在产业投入和发展环节上进行了管理,但在售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体系。

  第二,新模式、新业态下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

  互联网和汽车的发展与融合催生了“互联网+汽车”的新型产业模式和新的交通出行方式,然而与这些新模式相关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如针对自动驾驶方面以及Uber、滴滴等出行服务模式,政府部门尚未专门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

  第三,新能源汽车准入仍沿用重资产标准。

  当前汽车产业的准入标准存在偏重资产、偏重产量的问题。导致地方政府在和新进入企业合作时,往往只重视企业在生产环节的资产投入,而忽视企业自身的特性和发展优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首席专家张永伟表示,当前,技术变革使新的进入者进入行业之后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准入问题不解决,则准入的力量和外部力量都会受到影响。

  第四,技术方面有待提高。

  国内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集中在核心零部件上。目前中国的供应链尚不足以支撑全球开发的产品,对于高端产品来说,中国制造的东西可能比国外还要贵。我国的核心技术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产业结构及技术能力需要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对电动汽车在软件应用、智能附件和整车传感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中小企业创业支持不够。

  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普遍现象,一些具有先进理念、拥有新技术和新平台的企业发展遇到来自资金、准入等方面困难,无形之中扼杀了新观念和新技术。

  基于生产环节、使用环节两大领域所建立的行业管理体系需及时调整。与会专家、企业人士等对行业管理体系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

  第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产业平衡发展。

  国家政策应由注重事前监管逐渐地向注重事后监管转型。要实现有效的补贴方式,根据供方、需方、消费者三方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补贴政策,促进企业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第二,调整新能源汽车准入办法。

  重资产、重产量的准入标准已逐渐阻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应降低进入的门槛,提高技术标准的门槛,强化事后监管。同时,在行业准入的标准上,应该进行完善和测试。

  此外,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企业,都不应该拿到资质后一劳永逸,在准入上应该有时效性,设定一定的期限,不能达标者退出,而不是让他永远享受资质的红利。

  第三,鼓励代工,提高生产效率。

  代工是解决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之间的矛盾、把资源有效利用的良好途径在汽车制造业鼓励代工,不仅是互联网进入汽车企业的途径,也能满足传统车企在这方面的需求。

  代工的实现还将培育另一个行业,即专门的制造业。这种发展模式可孕育出知名的代工企业,而这些代工企业又将培育出优秀的零部件企业,这样能够整个制造环节的高效、有序运转,促进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四,互联网与传统汽车产业链整合。

  互联网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将把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传统的产品、制造转向全生态链发展。无论是产品的制造或者是产品定义以及服务掌控,都是一个全体系,而不再是单纯的制造。

  互联网技术将其他领域的产品和技术集成到整车这个平台,将有利于重塑整车和产品产业链以及价值链。因此,应当加强、促进互联网企业与汽车这个庞大而传统的产业链的整合。

  第五,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允许试错。

  要建设创新型社会,实现技术驱动进步,应该鼓励有技术、有想法的中小型企业去创业、去进入孵化器,给予他们平台和资金支持,允许他们试错。

  通过培育和支持,形成一批真正具有全球整合能力的核心零部件公司,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作者:涂彦平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招纳贤士 联系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10-57793649
广告联系:010-57793649
Copyright ©2008-2021 21cne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21cnev 京ICP备16029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