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车讯>行业新闻>“双碳”风起,中国新能源车企几家能进“百万辆俱乐部”?

“双碳”风起,中国新能源车企几家能进“百万辆俱乐部”?

收藏 评论 时间:2021-06-16 16:52 作者:综合报道 来源:EV世纪

  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中国跻身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首家车企,折射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态势。美国为了保持领先地位,也提出了千亿美元发展电动车提案。

  继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议之后,欧盟也提出了2050年要“碳中和”。全球变暖挑战下,各国不约而同地将减碳作为发展的重点。实现“碳中和”目标,将会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整个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新旧能源转换,新能源汽车发展将迎大好

  为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我国致力于清洁能源的运输优化以及储备技术突破,为后期清洁能源的全面推行筑牢基础。在此状况下,能源结构的重塑升级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能源将逐渐被清洁能源替代。

src=http___img.xianjichina.com_editer_20210113_image_a6e13477f958b0800fc6692a846e6db8.jpg&refer=http___img.xianjichina.jpg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当其时,潜力巨大。

  随着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以政策为驱动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驱动,新能源车型将更加丰富,相关技术更加先进,产业链也将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全球减碳时间表逐步确定,车企国际化步伐加快

  节能减碳是全球共识,汽车领域的新能源化日渐成为各国共同积极推进的重要方向。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也不忘海外拓展,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宇通客车、比亚迪商用车等都进行了海外市场拓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未来我国新能源品牌将继续走出国门,助力全球绿色出行。当然,对新能源车辆的生产要求与标准各国都会有所差异,车企需加大研发力度,用高质量、高要求的产品去获得当地用户的认可。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电动汽车保有比例大幅增加

  2010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尤其在公共交通领域。数据显示,全国公交车电动化比例从2015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60%,深圳等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指出,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有最多的电动汽车车型,主导了全球电动巴士和电动重卡市场。中国是最大的电动轻型商用车市场,占有世界超70%的动力电池产能,领导了全球电动汽车的快慢充基础设施。

  有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上路的电动汽车数量有望达到1.45亿辆,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主要市场。

  “碳中和+氢能”概念火爆,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来发展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氢燃料电池技术和纯电动技术几乎是同时起步,但在应用市场,电动汽车更加成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

  碳中和目标下,为全力推进新能源出行的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热了起来,“十四五”规划将氢能列为发展方向,各地政府也在推动本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氢燃料电池车作为氢能在交通领域的主要使用途径,相比传统燃油车、纯电动汽车在能效利用率、碳排放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快、续驶长,更适用于商用车。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落地运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还需要在关键零部件及基础材料的研发方面发力,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继续努力。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布局的时候又需要考虑哪些问题?下一个进入“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是哪家?

  2021中国汽车论坛给你答案。

  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将于2021年6月17-19日在上海嘉定启幕。届时,大会将设立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为主题的论坛。

  6月19日下午14:00-18:00,国家部委领导、业内专家及包括比亚迪、现代、博世等在内的知名企业代表将汇聚一堂,共话“双碳”战略、能源转型,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献出宝贵的意见。


作者:综合报道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招纳贤士 联系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10-57793649
广告联系:010-57793649
Copyright ©2008-2021 21cne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21cnev 京ICP备16029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