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和你说充电运营要盈利了,你一定认为我疯了。不过如果你知道星星充电在6月6日单日充电量突破50万度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在5月初刚刚突破40万度关口之后,星星充电昨天全国单日的充电量又突破了50万度。在有据可查的服务商中成为国内首个“50万级”的民营充电运营服务商。
领先的建桩数量
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星星充电能率先迈入50万大关首先得益于充电桩建设的数量多、范围广。
自2014年成立以来,截至目前,星星充电已投资10亿,在全国25个城市建成3万余个充电桩,其中通过验收并上线运营20000余个,主要集中在京广沪、苏鄂皖。建桩数量上,星星充电几乎在所进驻的所有城市都位居前列。
先进模式绑定大量用户
如果只是桩的数量多了而用户不足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充电量。
对此,星星充电利用互联网思维率先提出“三模式一平台”的创新理念,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投入实践。细分了私人充电设施、商用车充电设施和乘用车充电设施,在居住地、工作地、目的地三种场景下全面布局,成为许多城市电动车主的补电主要选择。
同时,星星充电将大量精力投入在用户身上,先后在北上广、武汉、芜湖等进驻城市成立“星友会”,将当地新能源车主集中起来收集用户反馈、用户需求,打造了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充分的活跃了当地精准用户、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盈利模式初见端倪
目前国内充电服费按地区和运营商的不同费用从最低的每度0.45元往上不等。如果按北京目前每度电0.8元服务费算,星星充电一天就获得40万元左右的现金流。
在取得日充电量50万度的成绩后,作为充电运营服务商来说,在不考虑未来线上收益的情况下,仅凭充电服务费实现盈利的方式也初见端倪。
星星模式难复制
虽然星星充电作为充电运营商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并看到了盈利的曙光,但其模式却很难被其他运营商所效仿。
与其他运营商只做充电服务不同,星星充电的母公司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从一开始就冲着全产业链布局做了铺垫。通过新能源汽车销售、充电设备研发销售和充电桩安装实现盈利。再利用全版块“车桩网”一体化的互动消化前期星星充电巨大的建设投资,最后实现充电运营版块的盈利。
可以说星星充电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车、桩、网共同发力,对大客户、政府、主机厂和普通消费者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做出解决方案的结果。而对于其他只做服务而没有上游充电桩制造和下游新能源汽车销售及用户绑定的运营商来说,星星充电的模式将是难以复制的。
国内领先的充电物联网和能源管理服务商云快充官宣完成B3轮融资,由
近日有媒体爆出,通用汽车为了削减成本,正计划将其公司总部文艺复兴
在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即便是A00级车型也不能仅靠售价和续航去打
对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残值较低,二手车市场无法形成的局面。单方面依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赵一农表示,国家将从购置补贴转向充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