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多家车企都交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其中,蔚来和理想的表现相当引人关注。蔚来营收217.9亿元创历史新高,李斌信心十足地表示“有信心在四季度实现盈利”。而理想汽车却遭遇“滑铁卢”,总收入274亿元同比下滑36.2%,净亏损6.244亿元,同比环比均由盈转亏。

曾经并驾齐驱的“蔚小理”成员,如今正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蔚来凭借多品牌战略销量攀升,毛利率创近三年新高;理想则面临增程市场见顶、纯电转型阵痛与突发召回事件的三重挑战。
财报核心数据:蔚来进取,理想失速
从营收角度看,蔚来三季度营收217.9亿元,同比增长16.7%,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汽车销售收入192.0亿元,同比增长15.0%。

理想三季度营收274亿元,虽然绝对值高于蔚来,但同比下滑36.2%。汽车销售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37.4%。

交付量方面,蔚来三季度交付87,071辆,同比增长40.8%。其中蔚来品牌36,928辆,乐道品牌37,656辆,萤火虫12,487辆。
理想三季度交付93,211辆,虽比蔚来多6,000余辆,但同比下跌39.0%,成为头部新势力中唯一交付量下滑的企业。
盈利能力指标显现更大分化。蔚来三季度净亏损34.8亿元,但同比收窄31.2%,环比收窄30.3%。整车毛利率升至14.7%,为近三年最高点。
理想则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28亿元转为净亏损6.244亿元。毛利率为16.3%,但若剔除MEGA召回成本影响,毛利率可达20.4%。
现金储备方面,理想仍表现充裕,达989亿元,蔚来现金储备367亿元,较上季度增长近百亿,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喘息空间。
蔚来多品牌战略见成效,理想纯电转型陷困境
蔚来的崛起,核心是其长期构建的多品牌战略进入了收获期。

乐道品牌一经推出便成为销量支柱,L90连续三个月交付破万,有效地抓住了家庭用户市场。
李斌在财报会上表示,ES6与EC6的毛利率已超过25%,ET5、ET5T及乐道L90的毛利率也维持在15%至20%之间。
蔚来从成立至今始终坚持纯电,并持续多年投入纯电核心技术的自研以及充换电网络的建设。
李斌曾预判:“增程动力大三排SUV正逐步退出主流市场,纯电动力的大三排SUV正迎来属于它的时代。”
理想汽车则正经历着从成功路径依赖向新领域突破的战略转型阵痛。
理想凭借增程路线和“创造移动的家”这一精准的产品定义,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2025年,其增程路线的优势正在被侵蚀。
李想坦言:“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出一次牌,同行们会出两次牌。”为此,理想提出回归“单品爆款”逻辑,削减单款车型的SKU数量。
在营销层面,理想意识到不能继续“酒香不怕巷子深”,要做透数字化运营,通过搭建精细化的数字营销平台,优化客群定位、线索获取和商机转化。
四季度蔚来目标盈利,理想打响逆转之战
对于四季度,两家企业都给出了关键指引。
蔚来的交付指引为12万至12.5万辆,同比增长65.1%至72.0%。营收指引327.6亿元至340.4亿元,同比增长66.3%至72.8%。
李斌表示,四季度整车毛利率有望达到18%,并信心十足地宣布:“有信心在四季度实现盈利”。
不过,李斌也对市场保持理性认识,指出因四季度置换补贴退坡,今年车市可能不会像去年一样出现翘尾现象。
理想对四季度的展望更为谨慎,其正在面临转型期的多重挑战。增程车型作为传统销量主力,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受问界M8、极氪9X等竞品冲击,L系列增程车型销量持续承压。10月交付量同比下滑明显,其中L9销量2,130辆,同比降幅达67.2%。
所以,理想的四季度预计交付量仅有10万至11万辆,同比下降37.0%至30.7%。总收入预计265亿至292亿元,同比下降40.1%至34.2%。要实现这一目标,理想在11月和12月的月均交付量需达到3.41万至3.91万辆。
理想的希望寄托在纯电车型上。李想透露,理想i8与i6订单总数已超过10万辆,这些订单的转化效率将直接影响理想的逆转之战。
蔚来的盈利挑战与理想的战略重构
蔚来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累计亏损已突破1300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2.55%,远超行业警戒线。

换电网络这把双刃剑仍在考验蔚来的运营能力。蔚来已在换电领域投入超180亿元。据分析,单个换电站年运营成本约50万元,需要日均完成50单才能实现盈亏平衡,而目前实际运营水平仅为日均28单。
理想的挑战则是如何突破增长瓶颈。美银证券研报预测其三季度毛利率约为19%,较往年有所承压。
有分析师指出,“如何保护L系列的基本盘,如何在纯电新产品上突破,都是理想汽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面对未来,两家公司都有明确产品规划。李斌表示,明年二、三季度将推出三款新车,预计上半年能实现月销量达到5万辆。
李想则强调,理想将加速产品和技术的迭代速度,目标在2026年整年盈利,在整车产品力和人工智能体系化能力上,要超越2022年L9发布时所达到的高度。

同时在智能驾驶领域,理想投入巨大。理想VLA司机大模型采用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三季度成功在理想i8上搭载,9月向AD Max用户全量推送,10月VLA月度使用率达到91%。但这一技术优势能否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仍有待观察。
行业展现新格局,新能源汽车进入下半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正在加剧,市场分化日趋明显。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前8月销量前三的车企市占率已经达到51.2%,前十车企市占率则高达83.3%。
行业已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与此同时,价格战也成为行业常态。上半年新能源车降价车型算术平均降幅达2.3万元,降价比率约12%。
以价换量策略导致行业利润率普遍承压,部分企业陷入“增销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2026年新能源汽车新政的出台,将加速行业洗牌。新政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从现行43公里大幅提升至100公里,并将购置税减免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
这些政策调整体现了国家引导产业从“量”到“质”转变的决心。
同时,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曾经的“蔚小理”齐头并进,如今正各自驶向不同的发展车道。
零跑等二线新势力品牌快速崛起。三季度,零跑汽车交付17.38万辆,同比增长101.8%,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通过技术服务实现了新的盈利路径,其三季度毛利率为14.5%,同比大幅提升,并已连续实现季度盈利。
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新势力格局正从‘蔚小理’向‘小理零’演变,月销3万辆成为竞争新基准线。”
在此背景下,蔚来选择聚焦高端纯电市场,李斌分析称,30万元以上高端乘用车市场的纯电渗透率明显低于其他细分市场,存在巨大增长空间。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30万元以上市场中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仅为12%,到今年第三季度已达到18%。
理想则加速全球化布局,与其他新势力聚焦欧美市场不同,理想选择法规门槛较低、增程车型接受度较高的中亚作为出海首站,采用“授权经销商”轻资产模式快速搭建渠道。
从行业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进入下半场,在持续创新、精准定位、高效运营的基础上,现金储备、盈利能力和技术迭代速度将成为生存的关键。
面对已经从蓝海变为红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两家标志性企业都结合自身情况给出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在这场没有退路的竞赛中,蔚来与理想正各自驶向不同的未来。
云快充(YKC)B3轮获OPPO投资,开放生态凸显优势
国内领先的充电物联网和能源管理服务商云快充官宣完成B3轮融资,由
通用汽车的总部大楼都要卖掉了 中国车企手中的地产应如何处理
近日有媒体爆出,通用汽车为了削减成本,正计划将其公司总部文艺复兴
比亚迪e1和欧拉R1告诉你 2.0时代A00级电动汽车该看什么
在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即便是A00级车型也不能仅靠售价和续航去打
2019中国汽车论坛|王耀:2018年电池系统成本经降至0.7-0.8元/Wh
动力电池联盟副秘书长王耀表示,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成本得到进一步
2019中国汽车论坛|刘晓民:讲故事、跑马圈地建的充电桩不应给补贴
刘晓民表示,充电设施应尽量不占用公共资源,充电桩的特性就是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