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车讯>行业新闻>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阶段性成果发布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阶段性成果发布

收藏 评论 时间:2025-10-17 21:36 作者:EV君 来源:EV世纪

10月16日,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发布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阶段性成果及十大功能场景。

3UmjpEuK.jpg

“车路云一体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路线。行业普遍认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比单纯发展单车智能的安全上限、通行效率上限等都更高,也更能满足未来交通的需要。而且,“车路云一体化”能发挥我国在跨行业协同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跃迁。因此,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从一开始就走的是“车路云一体化”的方向,而不是单纯智能。

何谓“车路云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将车端智能网联汽车)、路侧(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云端(智能调度云平台)的信息和数据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而不只是依靠车辆本身。它相当于在单车智能系统上增加一条“数字轨道”,以提升和改善现有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同时为汽车AI应用建立“数据发电站”,为自动驾驶AI大模型的开发、训练、评价提供高效、可信、完备的数据集。中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践行此技术路线,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并已形成行业发展共识。

2024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联合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要求在2024-2026年,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20个试点城市(联合体)入围。

3i10IDAe.jpg

据李克强介绍,通过试点,有关方面已提炼出“车路云一体化”十大功能场景,包括交通信号灯信息服务、交通事件信息预警、协同式弱势交通参与者避撞、协同式自动紧急避撞、协同式车辆汇入汇出、交通管控信息服务、特殊车辆信息预警、车辆感知信息共享服务、协同式智能泊车引导、车辆编队行驶。

场景一:交通信号灯信息服务。针对恶劣天气、视线受阻等条件下,信号灯难以识别的问题,该技术可通过智能化发送信号灯相位、配时、预警及引导信息给车辆,从而达到提升行驶安全,优化车辆速度轨迹的效果。

场景二:交通事件信息预警。交通事故或地质灾害突发时,将事件类型、位置及影响范围等预警信息实时发送给车辆,提升车辆的感知与响应能力,避免二次事故。

场景三:协同式弱势交通参与者避撞。针向盲区弱势交通参与者,通过协同感知获取其状态信息,并实时传输给车辆,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并在必要时主动制动。保障交通安全。

场景四:协同式自动紧急避撞。针对被遮挡的障碍物可能导致追尾风险(这是目前自动驾驶常出事故),将关键风险信息发送给车辆进行预警与自动紧急制动,避免事故发生。

场景五:协同式车辆汇入汇出。匝道合流车辆间速度差异大,驾驶人视野受限(这也是目前自动驾驶常出事故),将周边车辆位置、速度等状态信息发给车辆,并规划最优合流轨迹,提升交通安全与效率。

场景六:交通管控信息服务。面向车道变化、临时封路等交通管控场景,将数字信号发送给车辆,支持车道选择与路径动态优化决策,提高通行效率与安全。

场景七:特殊车辆信息预警。面向救援、作业等特殊车辆运行场景,向周边车辆发布优先通行提醒和安全预警信息,同时规划车辆避让路径,提升交通效率与安全。

场景八:车辆感知信息共享服务。针对恶劣天气、多车交互等复杂环境下车辆自主感知能力有限的问题,将车辆感知信息实现多车共享,提升车辆的协同感知能力。

场景九:协同式智能泊车引导。面向大型停车场找车位难问题,发送停车场的地图与实时动态车位信息,引导车辆实现高效快速泊车,提升车位资源利用率,优化泊车体验。

场景十:车辆编队行驶。针对复杂场景下各交通参与者交互博弈,交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提供编队行驶建议,保障行驶安全,提升行驶经济性和交通系统整体效率。

作者:EV君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招纳贤士 联系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10-57793649
广告联系:010-57793649
Copyright ©2008-2021 21cne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21cnev 京ICP备16029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