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2月15日日在北京结束,双方本周将在美国继续谈判。据《华尔街日报》2月14日报道,知情者透露中方谈判人员提议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路透社也称,中国在谈判中承诺确保产业补贴计划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并停止扭曲市场的补贴。
根据近期媒体报道,美方的谈判焦点除了中美之间的贸易之外,更加关注中国所谓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产业政策、政府补贴等。以此判断,中国对新能源汽车提供的政府补贴也是美方关注焦点之一。
点评:EV世纪判断,中国今年就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中美双方达成协议,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可能会提前退出。
2、宝马集团1月份销售新能源汽车7234辆
据Insideev报道,宝马集团今年1月销售7234辆新能源车型,同比增长1.4%,这是过去几年的最低增幅。其中,i3的销量最高,达到2598辆,同比增长30.4%。530e销量达到1722辆。
宝马集团表示,1月份处于新旧车型更替期,全新宝马330e以及全新宝马X5 xDrive45e等热门新能源车型还未上市,等待新车型上市的消费者对现款车型的购买意愿受到影响。
点评:今年对于宝马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来说,将遭遇奔驰和奥迪强有力的挑战。
3、奥迪再次延迟交付e-tron
据汽车之家报道,奥迪方面表示,由于收到的全球订单已经超过2万辆,高于2018年9月预定量的两倍,因此,将延迟欧洲市场的交付时间至2019年3月,比此前公布的时间推迟了1个月,而美国市场则推迟至2019年第二季度才能进行第一批车辆交付。目前,e-tron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奥迪在2018年底曾经推迟过一次e-tron的交付时间,当时的官方说法是为了完善用户体验而对软件进行了调整,因此需要联邦运输管理局(KBA)重新认证,而当时预订用户交付的2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5000元)订金订单已于2019年1月31日失效,奥迪已在寻求更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点评:订单太多导致交付延迟,这个理由似乎有点牵强。
4、北汽新能源1月产量巨减 销量下滑40%
北汽蓝谷(600733.SH)于2月15日公布了产销快报数据,其全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1月份生产新能源汽车142辆,同比大降98.17%;销售4512辆,同比下降43.66%。
据澎湃新闻报道,北汽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期,要率先保障高品质的车型供应。“一方面,由于前期我们低端车型动力电池供应相对充足,但现阶段按照“高质量发展”思路,电芯资源需要向高品质的新产品倾斜,因此我们在主动控制和调整电池配套。”该负责人称,“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发展太快,产业配套环境尚未成熟,导致供应链能力不足。动力电池技术进步快,而电池产业发展结构不均衡,高能量密度的高性能电芯资源不足,客观上导致现阶段中高端产品供货不足。”
点评:1月份北汽新能源生产的142辆新能源汽车是所谓的低端车型,还是高端车型,这一点非常重要,能够判断北汽新能源这位负责人所言是否属实。
5、吉利帝豪GSe长续航版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2.44Wh/kg
2月14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1批)》。这期目录中出现了迄今为止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最高的车型——吉利帝豪GSe长续航版,它的综合续航里程达到450公里,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82.44Wh/kg。EV世纪从吉利新能源有关人士处获悉,这款长续航GSe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销售。
点评:虽然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还未出台,但以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和综合续航能力判断,长续航GSe将能够获得1.1-1.2倍国家补贴。
国内领先的充电物联网和能源管理服务商云快充官宣完成B3轮融资,由
近日有媒体爆出,通用汽车为了削减成本,正计划将其公司总部文艺复兴
在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即便是A00级车型也不能仅靠售价和续航去打
对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残值较低,二手车市场无法形成的局面。单方面依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赵一农表示,国家将从购置补贴转向充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