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在移动出行方面有多个项目,并不再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单纯的汽车厂商,而是“汽车与移动出行公司”。此前,福特高层向网通社表述了福特未来的长远战略规划,重点提到关于智能移动出行和绿色出行方面,同时也肯定了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还向网通社透露,2020年前将推出一款全新小型纯电SUV,并会在中国市场上市。
网通社:新当选的总统特朗普要求把很多美国车企的资源调回国内,说是为了平衡海外和本土投资关系的考虑,福特怎么看这个问题?
马克▪菲尔兹:福特是一家跨国公司。对我们来说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保持稳定的增长,并贯彻“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策略十分重要。以中国市场为例,所有在中国市场制造的汽车都是为了在中国销售。所以我并不认为您提到的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投资策略以及“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策略。
我们会在美国本土市场巩固我们的业务,并在全球市场持续坚定地发展,当然也包括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在我们的业务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网通社:福特硅谷研发团队未来将会扩大1倍,包括未来推出自动驾驶汽车也是直接达到SAE四级标准,福特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优势在哪里?
马克▪菲尔兹:福特在驾驶辅助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对应自动驾驶SAE第一级、第二级的驾驶辅助功能已经在福特全球以及中国市场的车型上广泛应用。对自动驾驶第三级技术我们有一些研究,但不是重点。
我们的重点是第四级自动驾驶技术,也就是让车内的乘客完全不需要控制汽车,车内没有油门踏板、刹车踏板以及方向盘。此前我们也宣布了计划2021年在北美市场为车辆共乘服务提供全自动驾驶(第四级)的汽车。我们也有实现这一技术的路线图,福特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投入超过了十年。
福特在车辆软件及硬件的整合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比如硬件上我们持续致力于自动驾驶平台的开发,软件上致力于虚拟驱动系统,例如传感器、算法、机器学习能力和3D地图等。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投入使用和跟上配套服务是个关键的问题。我们的经销商网络非常强大,在全球有超过1万个经销商网点在将来可以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服务,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网通社:当汽车都已经变成智能化的了,它可以自己选择好路径,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也很安全,但如何保证消费者或者是驾驶员的隐私呢?
马克▪菲尔兹:我们是信息的保管者,而用户才是数据的所有者。如果我们需要使用这些数据,会特别地征询用户的意见,而不是默认我们有使用权。如果用户愿意分享他们的数据,我们也会提供一些回馈。当用户将来使用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共享项目时,我们会确保所有得到的数据是匿名的,确保用户不会被追踪。
网通社:中国作为一个重要市场,福特未来会有哪些新能源车型投入?
马克▪菲尔兹:我们密切地关注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在中国市场,福特现有和即将上市两款新能源车型即C-Max Energi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及新蒙迪欧混动车型。前不久,我们也宣布将于2020年前推出全新纯电动小型SUV,预计续航里程至少可达300英里,大约在480公里,会在北美、欧洲和中国市场上市。在未来的几个月,我们会有一些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的规划陆续发布。
福特汽车集团副总裁、亚太地区总裁,福特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萧达伟Dave Schoch:2021年在美国市场投放无人驾驶汽车用于车辆共乘服务。
网通社:2021年福特的无人驾驶汽车将在北美市场销售,这款车型是否也能在中国市场合法销售?
萧达伟:我们宣布2021年将针对美国部分市场投放无人驾驶汽车用于车辆共乘服务,目前还未有同中国市场相关的消息。我也了解中国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会有所不同,这对我们也将是一种挑战,但对于任何成功的商业经营而言,我们也希望未来可以将无人驾驶车型带入中国市场,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提供选择。
网通社:为什么要将F-150 Raptor带到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市场将面临一些政策限制,福特会有哪些应对措施?
萧达伟:首先,我们非常开心可以将全新福特F-150猛禽带入中国市场,作为一款高性能越野皮卡,全新福特F-150猛禽也将更加强化福特强悍性能的形象。它对一部分特定消费群体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中国也有一些地区开始对相关政策进行修改,譬如允许皮卡进入市区道路等。我们期待有更多积极的改变。
网通社:林肯在美国的消费者的年龄区间应该是40岁以上,但在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定位是30岁,属于新贵一族,林肯的外形设计偏高贵或稳重,似乎不太适合30岁的中国消费者。对此,林肯会不会针对中国消费者有一些新的设计?
萧达伟:林肯品牌2016年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几近33,000辆,是中国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豪华汽车品牌。而它在美国的消费者年龄群已经趋于年轻化,接近35岁-50岁之间。有趣的是,我周末骑车前往我家附近的林肯经销商店,进店的消费者差不多都是在30岁-40岁之间,大部分是男性。
我们也了解在中国市场,林肯消费群很年轻化,并且女性成员在家庭的决策权已经越来越重要。就设计而言,全新林肯大陆Continental在产品设计调研阶段,我们倾听了包括中国高端消费者在内全球消费者的心声,所以可以看到刚刚发布的全新林肯大陆Continental的后排空间设计更加符合了中国消费者需求。
福特汽车公司城市方案副总裁John Kwant:2017年,将会是福特更多车型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年。
网通社:您曾经在上海生活过3年,对上海或者中国的交通情况比较了解,您认为中国的交通状况与美国或者其他地方的交通,有什么不同吗?
John Kwant:中国的交通状况其实反映了目前世界交通的整体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居住,但是城市的承载能力却没有跟上人口增长的节奏。所以需要更有效地管理公共设施,寻求更巧妙的交通共享模式。
几年前,比尔·福特曾经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谈论过这个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制造更具燃油经济性的车型,但是碰到交通堵塞,车都堵在路上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干瞪眼。这就是为什么福特开始着眼于汽车共享服务。
相信你也看到,滴滴出行和Uber这类移动出行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福特之前也推出过动态班车试点项目,汽车共享作为新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并让公共交通变得方便易行。
网通社:在福特看来,未来城市目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还是福特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模样和画面?
John Kwant:我们提出了 “未来城市”愿景,也正在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虽然目前只是概念层面,但是我们也看到世界越来越互联,通过各类大数据的收集,我们未来城市的雏形也正在呈现。福特汽车眼中的“未来城市”诠释了近期的移动出行发展计划——包括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车辆共享、搭车服务以及与城市基础设施互动并创造交通生态系统的互联汽车。例如,福特汽车正在构思未来世界,届时将出现可重构道路,从而更流畅地满足驾驶者的需求并应对交通流量。自行车和无人机将为人和货物提供了“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网通社:在福特看来,不管是实现智能汽车或“未来城市”或自动驾驶,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三个首要难题是什么?
John Kwant:从互联的角度来讲,挑战性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分析这三点上。目前我们所属的世界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事物还处在分割独立的状态。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对保持互联的生活方式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正是福特智能移动计划的重要一环。
2017年,将会是福特更多车型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年;未来五年,福特自动化汽车将会陆续进入全球市场;而从传统车企逐渐演变为移动出行公司又将是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车企未来的转型方向。
国内领先的充电物联网和能源管理服务商云快充官宣完成B3轮融资,由
近日有媒体爆出,通用汽车为了削减成本,正计划将其公司总部文艺复兴
在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即便是A00级车型也不能仅靠售价和续航去打
对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残值较低,二手车市场无法形成的局面。单方面依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赵一农表示,国家将从购置补贴转向充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