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车讯>行业新闻>解锁六大关键趋势,这场论坛这样破题智能汽车未来

解锁六大关键趋势,这场论坛这样破题智能汽车未来

收藏 评论 时间:2023-10-05 13:06 作者:综合报道 来源:EV世纪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与电动化相比,智能化涉及面更广、技术复杂度更高,进一步重塑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甚至改变了产品属性。因此,汽车智能化必将是竞争的焦点和重点,也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

29224722ad957aa7270973.jpg

  9月28日,在第六届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上,百余位政府部门,以及汽车、信息、交通、能源、城市、投融资等领域的行业机构、高校院所和领先企业的代表,针对汽车智能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一场场思想碰撞。在头脑风暴中,不仅能够纵览当下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新趋势,也能找到破解智能化下一步发展的答案。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智能化决定了汽车革命下半场竞争的胜负。只有电动化、智能化“两化”同步,甚至更转向智能化,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继续保持领先。

  一、智能化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

  汽车智能化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汽车全产业链创新求变、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图片2.jpg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处长 吴锋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处长吴锋表示,近年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快速提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稳步拓展。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2年,中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

  “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等实现装车应用,跨域融合域控制器技术实现突破;多款具备增强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型陆续发布,多家车企已做好量产L3级车辆的准备。”吴锋说。

图片3.jpg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永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发展智能汽车既是战略选择,也是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张永伟表示,国家层面,发展智能汽车是汽车强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等重要载体;产业层面,将对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起到强大的拉动作用;社会层面,赋能智慧出行和智慧城市,解决拥堵、交通事故、节能环保及城市管理问题。

图片4.jpg

长安汽车副总裁 王孝飞

  长安汽车副总裁王孝飞表示,智能化有望成为自主品牌升级引领过程当中的核心驱动。随着政策的逐步开放,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成本的逐步降低,高阶智驾有望加速普及,并成为持续引领自主品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AI大模型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随着ChatGPT引发人工智能革命,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也被重塑。大模型在处理文本、获取和加工数据、建立场景的训练和迭代方面的优势,将会对人机交互智能化和智能驾驶方面起到加速推动作用。

图片5.jpg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讲席教授兼院长 张亚勤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讲席教授兼院长张亚勤认为,大模型、生成式AI有三个含义:它是人类首次通过图灵测试的一个智能体,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渠道,是AI时代的操作系统。

  张亚勤表示,无人驾驶背后最重要的技术驱动力就是人工智能,每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往前面走,无人驾驶就上一个台阶。大模型、无人驾驶需要政府更多的参与,AI以后要更可控、更可信、更安全。

图片6.jpg

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 李震宇

  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表示,智能化技术目前正深刻地改变着千行百业,尤其是ChatGPT语言大模型的涌现,代表着人工智能从感知判别式进入了认知生成式。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将是大模型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最佳场景之一。

  “在过去一段时间,自动驾驶正在经历着从基于规则到基于自学习的算法范式的变革。以无人驾驶规划控制系统为例,自学习的算法可以超越传统的经验系统,更聪明地处理复杂场景,大规模的扩展自动驾驶的设计运行范围,让自动驾驶的智能水平螺旋式快速进步。”李震宇说。

  三、智能网联汽车进一步深化测试示范和试点应用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从小范围测试验证,逐步转入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加速构建的新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处长吴锋透露,全国目前已经建设了17家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全国已经有50余个省市发布了道路测试的实施细则,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过2万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3700张。智能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种场景的示范应用不断涌现。

图片7.jpg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 罗云峰

  以合肥市为例,据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透露,合肥市将全力拓展全域开放的应用生态,聚焦智能汽车应用需求,打造集感知、通信、计算能力为一体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首个全域自动驾驶示范区,开放科技园区,旅游景点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让智能汽车在合肥畅行无碍,驶向未来。

  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举办期间,《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方案》也正式发布,为合肥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崭新篇章拉开序幕。

  四、智能汽车发展应构建完善的产业合作生态

  智能汽车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向规模化商业应用推广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完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图片8.jpg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 王晓明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王晓明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更依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构建产业合作生态非常关键。国家层面应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企业应该积极探索智能汽车商业模式,打造产业生态;投资机构应该注重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避免无效投资,合理的商业模式比政府补贴更重要。

图片9.jpg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项兴初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表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市场与技术的力量正推动产业边界重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了软件、硬件、通信、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绝不是一家汽车企业或单个汽车行业单打独斗便能完成智能转型的,需要开放合作、跨界融合发展。

图片10.jpg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潘轶山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潘轶山表示,中国要打造自主、自立、绿色、先进、健康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内体系循环。既要支持国内一盘棋的大生态建设,也要支持区域性的小生态建设,以充分发挥各地政府、企业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重点打造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知识平台——车百在线也正式上线。平台秉持行业共建、行业共享的业务逻辑,面向汽车行业从业者提供涵盖信息、数据、研报、洞见、会议、课程和专业咨询的高水平、综合性、数字化的知识产品和技术服务,紧贴产业需求,助力产业变革。

  五、加快汽车芯片发展战略性布局

  汽车智能化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性能、成本有更高的要求,作为智能车的大脑,芯片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

图片11.jpg

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刘卫红

  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表示,智能化的下一步进程首先体现在汽车车型配置上的区分。一方面,高配的豪华车型将继续通过新功能、新技术吸引消费者,这要求芯片具有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制程和优秀的封装技术;另一方面,标配的普通车型,需要通过功能的标准化、性能的清晰化更好适应市场发展,这需要芯片的集成度更高、价比大大提升。

图片12.jpg

NVIDIA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刘通

  NVIDIA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通认为,未来的芯片将是融合型的,不仅用于智能驾驶,还用于智能助理。过去,智能驾驶芯片负责驾驶,车内助理芯片处理复杂的AI任务。未来人工智能会融合,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任务将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利用。

  六、自主操作系统加速上车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行业的“少魂”问题也浮出水面。汽车的多样化功能需要通过丰富的软件实现,操作系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随着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深入发展,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图片13.jpg

普华基础软件总经理 刘宏倩

  普华基础软件总经理刘宏倩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的体系架构中,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协调汽车的软硬件,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安全的基石。要实现汽车的融合安全,首先要确保底层操作系统的自身安全,并且能够提供安全功能的保障。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国产汽车操作系统技术上与国际产品达到同一数量级,但生态和装车量仍存在较大差距。

  “基础的操作系统、基础的软件和工具,都需要逐一分析,确定上车的基本时间节奏,确保未来增量的智能汽车能够规模化的应用自主基础软件。”张永伟说。


作者:综合报道
相关阅读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招纳贤士 联系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10-57793649
广告联系:010-57793649
Copyright ©2008-2021 21cne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21cnev 京ICP备16029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