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说要取消
“没听说要取消(地方目录)的消息,要是有这方面的政策动向,我们肯定非常关注,但是近期确实没听说。”比亚迪(64.250, 0.93, 1.47%)汽车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他们也是从媒体报道里看到这一消息,但感觉这事不太靠谱。“一个是根据五部委出台的法规推测,一个是有关专家呼吁,感觉不太靠谱,如果是有关政府官员表态还有可能。”
在这位比亚迪内部人士看来,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背后的重点是地方补贴,如果取消地方目录,那地方补贴还补不补?怎么补?“即便取消地方推广目录,如果一些地方政府想保护本地企业,还是有很多不成文的潜规则,比如在招标上,在产品上,在售后服务网络上等等。”
长期关注并参与我国新能源(7.780, -0.01, -0.13%)汽车发展的行业老专家、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也表示,近期没有听说这方面的消息。“这个事情(取消地方目录)如果要推动,肯定得是中央政府层面来推动,而且估计得下发专门的红头文件才有效,但最近没有听说这方面的消息。”
在王秉刚看来,中央政府在这个事情上有些两难。一方面,中央政府希望各地都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平竞争,让好的产品和技术获得更大的市场;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拿出本地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中对本地企业倾斜照顾也在情理之中,很难完全阻止。“如何既调动地方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又保证市场公平,减少地方保护主义,现实中并不容易平衡。”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近期没有听闻新能源汽车地方推广目录要取消的消息。在他看来,即便有中央政府下发红头文件取消地方推广目录,地方政府依然可以通过其他隐性的条件来保护本地企业,限制外地企业和产品进入。
而另一家新能源车企的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同样表示:“即使取消新能源推广的地方小目录,依然无法解决地方保护。实际上,现在有不少城市没有发布地方推广目录,但并不意味着其市场是开放的。还有一些借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壁垒,为本地企业量身定制从技术路线到产品的性能指标;有些就是在检测认证上拖延,隐形设置障碍的渠道太多了。比如领导一个电话,订单就改了,或者明明公开招标,招标条件却是为本地企业量身定制的。这种事情在新能源推广中太多了。”
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7年第10批)》,共包括85户企业的159个车型,其中纯电动产品共81户企业155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3户企业3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1户企业1个型号。2017年以来,工信部累计发布10批推荐车型目录,共包括209户企业的2948个车型。
但对这209家企业的近3000个产品而言,进入工信部的新能源目录只是闯过了第一关,能否进入各个地方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拿到实实在在的订单,才是最终走向市场的关键。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海南等地,都出台了地方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有些地方虽然没有出台地方目录,但同样内外有别,比如山西去年出台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从2017年1月1日起,取消省级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对本省生产且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且实现终端销售的电动汽车,按照国家补贴的50%予以补助。
实际上,很多地方都奉行山西这种地方补贴只补贴省内企业,不补贴外地产品的做法,只不过没有像山西这样用政府红头文件公示。
国内领先的充电物联网和能源管理服务商云快充官宣完成B3轮融资,由
近日有媒体爆出,通用汽车为了削减成本,正计划将其公司总部文艺复兴
在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即便是A00级车型也不能仅靠售价和续航去打
对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残值较低,二手车市场无法形成的局面。单方面依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赵一农表示,国家将从购置补贴转向充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