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车讯>新车资讯>领克10EM-P的AI电混有何独到之处?实测结果出人意料

领克10EM-P的AI电混有何独到之处?实测结果出人意料

收藏 评论 时间:2025-08-19 23:24 作者:EV君 来源:EV世纪

领克旗下首款中大型插混轿车——领克10 EM-P已于8月11日开启预售,预售价格区间为19.2万-22.2万元,新车将于9月上市。这款定位“智能电混四驱轿车”、20万级唯一标配四驱和激光雷达、号称混动轿车终局首选的产品到底有什么能耐?

QQ截图20250821090901.jpg

近期,领克汽车在浙江安吉的天荒坪(号称小秋名山,电影《飞驰人生》的取景地)做了一场覆盖高速、城市和山路多种复杂路况下的深度动态实测,以验证它所搭载的AI电混2.0系统的动力、操控和能耗表现。此次实测,车辆出发时电量为33%,驾驶模式为智能电混模式,制动能量回收模式为自动,一半是在高速和城区行驶,另外一半是在山路。

0.jpg

领克汽车官方公布的领克10 EM-P的零百加速时间为5.1s、极速为210km/h、CLTC工况亏电油耗最低为4.2L/100km。EM-P是领克汽车旗下的高端插混动力总成,由一台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和3挡DHT组成,共有P1+P3+P4三个电机,其中,P1和P3电机集成在DHT内,P4电机在后桥上。搭载38.2度动力电池的版本纯电续航里程达到240km,还有一个版本的电池电量为18.4度,纯电续航里程120km。

领克10 EM-P采用的3挡DHT在行业中并不多见,这套混动专用的动力传动系统再加上后桥的P4电机,主要优势是既有强大动力输出,又能将车辆的油耗控制在较低水平,可以说是在动力和能耗之间取得了平衡。而且这套系统能够覆盖全球市场,满足对动力性能要求较高,比如像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德国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之所以称为AI电混,是因为它有一套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统,能够融合全车高精度环境感知数据与海量的云端数据,运用AI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获取导航路线、平均速度、出行时间、拥堵状况、信号灯、限速等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在行程中对动态变量实时运算,发送指令调节能量分配,实现能量最优组合。比如高速行驶时,发动机一边驱动车辆,一边给电池补电,下高速进入城区拥堵路段时,就可以用纯电行驶。之所以采取这种策略,是因为发动机运行在高效区间时,不仅驱动车辆的效率更高,为动力电池补电的效率也更高。如果在城市工况下,用发动机的动力驱动车辆并为电池补电,效率低,能耗就高。

即使在无图情况下,也就是不开导航的情况下,AI电混系统也能发挥作用。因为,不开导航的情况多数是走熟悉路线,领克的工程师开发了一个时间序列预测大模型,车辆对日常惯常出行路线是有记忆的,通过这个大模型将车的位置与状态与惯用路线相对比,也能在行程中匹配最优的能量管理。

领克10EM-P预拍摄-安吉-zf0728-1495+拷贝+2.jpg

测试中从城市道路进入山路时,电量只剩20%多,但即使馈电模式下,加速能力仍然很强,轻踩加速踏板,澎湃动力就随叫随到。标配四驱,让扭矩在不同工况下合理分配,提升动态平稳性和安全性。测试者表示,虽然刚下过雨的山路仍然湿滑,但车辆表现稳定,表明扭矩分配很精准,AI电混2.0系统的智慧动力控制起了很大作用。并且,测试后半段进入山路后一直在上山爬坡,车辆负荷较高,但最终到达目的地后的实测油耗是4.8L/100km,与官方公布的4.2L相关不大。馈电模式叠加爬坡工况,能开出这个油耗,确实比较出人意料。如果不考虑后半程的爬坡工况,应该与官方数据无异。

为什么领克10 EM-P后能以四驱动力的驾驶体验实现两驱车的油耗?首先还是AI系统算法的加持,AI场景引擎能让电混系统始终工作在高效区间。比如,开着导航驾驶时,AI大模型以车辆行驶状态,上下坡、堵车或者畅通的工况,自动规划能量管理方式,匹配最佳的动力总成控制方式、串并联方式,让动力系统始终工作在与路况、驾驶环境完美结合的状态。又比如,车辆进入城区拥堵路况时,更多地用电,采用纯电模式驱动,这样就能避免发动机工作在高耗能的低效区间。此外,领克10 EM-P后桥搭载的P4电机是领克自己开发的异步电机,它的特点是动力是能够按需输出,不输出时没有拖滞,也减少了车辆能耗。

综合来看,此次测试比较好地呈现了领克10 EM-PZAI1节能、智能、性能、安全等维度的出色表现,证明了其所搭载的AI电混2.0系统的强大能力,接下来就看这款车型的正式上市价格了。

作者:EV君
已有
 
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选图文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招纳贤士 联系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10-57793649
广告联系:010-57793649
Copyright ©2008-2021 21cne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21cnev 京ICP备16029429号-1